中药药效与安全评价研究所

发布者:宣传部尤志成发布时间:2017-12-26浏览次数:2675

1.研究所介绍:

  中药药效与安全评价研究所是在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药药理研究室、科研实验中心分子生物学组织形态学实验室、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药理研究室及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等研究部门的基础上组建;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临床中药学和安徽省重点学科中药药理学建设单位;为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国家临床药物基地,安徽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现代中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中药临床试验研发服务能力建设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现有高级职称10人,博士9人,博士、硕士生导师10人;主要开展中药复方、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和部位非临床药效学评价,离体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中药药效评价和筛选,中药复方药效与安全性评价的技术规范和技术体系的研究,中药复方药效成分体外及动物实验筛选研究等。

  该研究所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科研项目8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30篇,获科技成果、专利及奖励30余项。已培养本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100余名。

2.研究所所长:

  刘建勋,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实验研究中心主任、科技部规范化中药药理实验室及北京市中药药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重点学科带头人及中药药效评价方法学重点研究室主任。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理事及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实验药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动物学会中医药动物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项目审评专家。

  刘建勋教授从事中药学及中药药理学研究三十多年来,先后主持完成包括国家973863、重大专项、九五、十五、十一五、国际科技合作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近20项,成绩斐然。首次发现和研究了控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流量能够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首次提出“疾病动物模型拟临床研究”的思路,将中医临床证候与现代生物学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用于模型动物研究;首次提出中药复方“指征药代动力学”概念;在国内首先提出用中药化学、药理学和药代动力学相互关联法对中药及中药药性理论进行研究的模式,并用于中药基础研究和新药开发研究;首次提出活血化瘀中药对心肌细胞和神经细胞自噬具有干预作用;先后创建了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的一系列药理实验模型,搭建了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药效学研究与评价平台。

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省市级及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共18项。获得2009年中国药学会“中国药学发展奖突出成就奖”和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医药创新奖”。还先后获“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获国际专利6项、国内专利5项。作为主编和副主编出版学术著作8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近400篇,其中SCI收录50篇。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40余名。

  201312月受聘于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中药药效与安全评价研究所所长

 

3.研究所执行所长::

 

 

  汪宁,男,博士,教授,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药理系主任,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中药药效与安全性评价研究所执行所长,中药学、药理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安徽省重点学科中药药理学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药化学重点学科中药及复方化学成分与药效相关性研究方向带头人,药学博士后。安徽省第八批学术及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安徽省药理学学会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承担中药药理学、医药学基础、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中药安全性评价等课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五批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项目、江苏省方剂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安徽省年度科技计划项目项目、安徽省博士后基金研究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项目、康缘科技创新基金等科研项目。在国内外主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作为副主编、编委,分别参与《新药研究与开发》、《中药药理学》、《中药毒理学》、《医药学基础》、《安徽中药志》等教材和专著的编写。获得安徽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0年,排名第二)、二等奖(2005年,排名第四)各一项。博士后研究论文《通窍活血汤神经保护作用效应成分的细胞生物色谱分析》,获得了由中国博士后管委会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承办的2010年首届全国药学博士后论坛优秀论文奖。

 

4.研究所秘书:宣自华

5.联系方式:0551-65169223

6.研究所研究方向:

    1.中药心脑血管药理研究;2.中药血液药理研究;3.中药抗肿瘤药理研究;4.中药及复方药效与物质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