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博娱乐,必博BBO下载app

【中国中医药报】传承创新促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1-05-11浏览次数:

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完善协同创新体系;聚焦产业标准创新,提高企业创新动力;构建创新生态系统,促进产业融合创新——

传承创新促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药产业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极大自主创新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业界正着力于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时期,中药产业发展势必要顺应内外部形势变化,坚持传承创新战略,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传承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高质量发展是一个总括性的发展理念,具体到经济发展上,是以提升要素质量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主要动力,在微观上实现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企业效率和效益的改进,中观上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宏观上使得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最终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中药产业高质量推进中药产业现代化。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从产品看,要符合中医药用药规律,坚持安全、有效、可控的根本要求,突出质量优先,不断提高中药产品质量,满足公众用药需求。从产业看,要遵循中药产业发展规律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将传统中药的特色和优势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现代科学规律对中药进行理论、技术、产品和管理等全方位的创新,使之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中医药传承创新具有内在一致性。中医药传承创新,传承是基础,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去粗存精、发掘其精华,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创新是关键,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生命活力,要顺应时代潮流、社会需求,借力科学技术,创新中医药理论与实践,推动中医药提质增效发展。

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三个坚持”

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传承创新具有内在一致性,要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中医药基础理论引领、坚持现代化发展方向、坚持政策支持。

坚持中医药基础理论引领。中医药理论传承是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中医药学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并被检验的完整医学体系,是人类医学文明的巨大宝藏。要巩固中医药理论在传承创新中的基础地位,通过基础理论研究,发挥中医药理论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作用。通过研究、消化、吸收中医药文献,将古方的科学内涵和思维理念转化为新的技术成果,做到“古为今用,化古为今”,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同时要加强现代科学的思维模式和应用方法在中医药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中的应用,来研究、完善中医药理论体系,提升中医药理论、作用机理的解读能力。

坚持中药产业现代化的方向。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传承不足。混淆中药与西药的差异性,以西医药标准来规范中医药的现代化,存在“以西律中”“中药西化(制)”现象,偏离中医药本质。二是创新不够。强调中药特殊性而忽视了产业发展普遍性,中药产业应用自然科学技术成果较为缺乏;中医理论、作用机理的阐释能力不足,中药基础研究薄弱,中药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不完善;存在中药原创、成熟的技术成果少等问题。

这些传承创新的问题可以通过中药产业现代化来解决。以中医药基础理论创新为创新源头,丰富中药基础研究,将中医药文献资源和中药材资源转变为现实生产力;通过产品创新,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产品;通过技术创新,研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武装产业链;通过标准创新,建立国际认可的中药标准规范体系。从产业层面看,要建立基于中药产业链的、开放式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产业升级,通过集成创新实现产业价值,全面提升中药产业现代化水平。

坚持国家政策对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持。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在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等方面提供了诸多扶持,中药产业也从幼小产业成长为战略性产业。《中共中央国务院必博娱乐,必博BBO下载app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为中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提供了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应持续贯彻落实文件精神,落实在中药注册管理、中医药价格和医保、人才队伍建设等领域的支持政策,发挥政策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构建以传承创新为核心的发展路径

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传承创新发展战略指引下,做到“三个坚持”,在传承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来实现,需要构建以传承创新为核心的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笔者建议: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完善协同创新体系。突出中医药特点和需求,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协同联动的中医药科研规划和管理机制。围绕中药重大科学问题及重大技术难题,加强中央财政支持,建立以国家和省级中药科研机构为核心,以中药企业为主体,以高等院校和中药创新平台为支撑的多学科、多领域、多层次的协同创新机制,明确各机构职责和任务,针对中医药基础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阐释、中药临床疗效评价创新方法与技术、中药新药创制等加强原始创新研究。

聚焦产业标准创新,提高企业创新动力。将“高质量”标准化,建立中药生产全生命周期质量标准供给体系,突出人用经验在中药注册审评体系中的关键作用。完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开展中药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的标准研究,规范物流行业标准,建设全过程质量可溯源体系,加强专业检测机构建设。智能化赋能,提高中药生产质量管控的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出台优质优价配套政策,提高创新动力。

构建创新生态系统,促进产业融合创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强中药研发、种植、生产、流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展中药材道地性、资源保护与供给、规范化种植研究,从源头上提高中药材质量;促进信息技术运用,开展中药工业工艺稳定性、剂型创新研究,加强中药新药创制研究;开展中药商业“互联网+”模式创新研究,构建中药现代化物流体系。增强中药产业链控制力。鼓励引导中药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创新资源,增强全产业链、关键环节、标准和核心技术的控制力,拓展中药健康产业新业态,做大产业总量。加强区域规划,依托中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园区)、药都,集聚高能级要素,引导产业集群创新;在区域、产业两个层面,围绕产业补链强链,构建以集群联动、共生发展为特征的产业创新生态网络。

强化要素保障,完善创新政策体系。高端引领,形成多元化人才体系。一方面扩大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型领军人才培养,另一方面继续壮大中药生产、流通各环节基层从业人员队伍,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强化政策协同,认真落实国家、医药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出台的有关制度政策,在中药注册管理、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科研管理制度、标准体系和技术规范制度以及质量安全监管等领域加强制度创新,形成促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作者彭代银 丰志培 单位为安徽中医药大学)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5月6日5版

链接:http://www.cntcm.com.cn/2021-05/06/content_89519.htm